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别被花里胡哨的字眼骗了!

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别被花里胡哨的字眼骗了!

朋友们,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超市里挑食品,被包装上那些华丽丽的辞藻迷得晕头转向。什么“零添加”、“无糖”、“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看得人眼花缭乱,钱包也跟着“哗哗”地响。但等买回家细细品味,才发现,哎,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回事儿!

其实,很多食品包装上的宣传语,都玩起了“文字游戏”,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巧妙地“包装”了产品。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秘几种常见的食品包装噱头:

1. “零添加”不等同于“天然健康”: 很多产品打出“零添加”的旗号,听起来很健康对吧?但仔细看看,它指的是“零添加什么”?是零添加防腐剂?还是零添加色素?还是其他什么?也许只是不含某种添加剂,却添加了其他的,甚至更不健康的成分。所以,“零添加”并不等于“天然健康”,还得看具体的成分表。

2. “无糖”不代表“无热量”: 看到“无糖”两个字,你是不是觉得可以放肆吃了?错了!“无糖”通常指的是不添加蔗糖等添加糖,但产品本身可能含有其他糖类,例如果糖、乳糖等,这些糖类同样会转化为热量。所以,“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没有热量,还是要控制摄入量。

3. “低脂”≠“低卡”: “低脂”产品减少了脂肪含量,听起来很诱人,但并不意味着低卡路里。有些“低脂”产品为了口感,会增加糖或其他高热量成分来补偿,最终的卡路里未必比普通产品低多少。

4. “富含膳食纤维”也需谨慎: 虽然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包装上标注的“富含膳食纤维”有多少是可信的呢?这需要结合营养成分表来判断,看每100克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

5. “XX提取物”听起来很高级,但实际成分可能微乎其微: 很多产品会突出“XX提取物”,听起来很高级,仿佛蕴含着神奇功效。但实际上,这些提取物的含量可能少得可怜,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穿这些噱头呢?

秘诀就是:仔细阅读成分表!成分表是食品包装上最真实的“身份证明”,会列出所有添加的成分及含量。学会看懂成分表,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真实面目。此外,还可以关注产品的营养成分表,了解产品的热量、脂肪、糖分等信息,理性选择食品。

最后,记住一点,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理性消费才是硬道理!

标签:食品包装,噱头,零添加,无糖,低脂,膳食纤维,成分表,营养成分表,食品安全,健康饮食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