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聊聊南京会斯通集团的“商业帝国”梦

第一幕:阳光下的“高富帅”
在故事的开头,会斯通集团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名叫斯辉的年轻人创立了这家公司。最初,它和许多企业一样,脚踏实地地从实业做起,涉足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那会儿的会斯通,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在南京,你可能住过或者路过他们开发的楼盘,比如曾经名噪一时的“会斯通公寓”。集团的业务版图也越画越大,看起来就像一个冉冉升起的商业帝国,前途一片光明。掌门人斯辉也因此被塑造成了一个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形象,是无数人眼中的“钻石王老五”。这一切,都让会斯通看起来像一个值得信赖、财力雄厚的投资伙伴。
第二幕:幕布后的“魔术手”
然而,阳光背后总有影子。当实体经济的回报率满足不了集团的胃口时,一个更“刺激”的游戏开始了。这个游戏,咱们今天听起来可能有点耳熟,但在当时,它却迷惑了成千上万的人。
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高息理财。会斯通集团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大肆宣传自己的投资项目,并许诺了高到离谱的年化收益率,有的甚至超过2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把钱放银行,银行给你端茶送水;你把钱给会斯通,会斯通给你端来一盆“金元宝”。
为了让这个“金元宝”看起来更真,他们包装了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项目,比如“股权投资”、“委托理财”等等,还经常组织投资人去公司总部参观,举办各种豪华的答谢宴会,用排场和气势告诉你:“我们不差钱,快来投资吧!”
你可能会问,这么高的利息,他们靠什么产业来支撑呢?问到点子上了!答案是:根本没有。支撑这个游戏运转的,不是什么神奇的产业,而是咱们老祖宗一句俗话里的大智慧——“拆东墙补西墙”。简单来说,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本金,去支付前面投资者的利息。这就像玩一个叠叠乐(Jenga)游戏,不断地从下面抽积木往上叠,看起来越叠越高,但地基却越来越空,随时都有崩盘的危险。
第三幕:曲终人散的“大结局”
游戏总有结束的一天。当新进的资金无法覆盖需要支付的巨额利息时,这个用谎言堆砌的“商业帝国”便迎来了它的末日。2014年前后,会斯通的资金链彻底断裂,承诺的高息成了空头支票,老板斯辉也“人间蒸发”,企图卷款跑路。
消息一出,整个南京都炸了锅。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其中不乏将养老钱、买房钱全部投入进去的老人,瞬间血本无归。他们聚集在公司门口,拉着横幅,哭诉着自己的遭遇,场面令人心碎。最终,随着警方的介入,这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的非法集资大案才浮出水面,斯辉等人也难逃法网。
会斯通的故事落下了帷幕,但它留下的教训却格外深刻。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贪婪的诱惑有多大,也提醒着我们:任何时候,当一个“馅饼”大到不像话时,它旁边往往就藏着一个同样巨大的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铁饼,而且专砸那些想捡馅饼的人。
> 同类文章:
- 公估是什么?一篇详细解读
- 曾志强:从房地产大亨到资本运作专家
- 中建地产:成就美好生活的不二之选
- 万达为什么退出房地产?
- 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 金钥匙安心得利:投资家园的“全能钥匙”
- 曾经辉煌的中国地产巨头:恒大
- “e租宝”事件始末:剖析惊天金融骗局
- 范天喜原型:从“天下第一村”到身陷“传销”困局
- 刘惠璞年薪:一位普通人的奋斗史
- 华南城老总:从白手起家到身价百亿,他如何做到?
- 股票600166: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 小牛资本实控人被判无期:医疗产业“毒瘤”何以出现
- 正义坊事件:共享空间的黑暗面
- 陝西房姐:传奇炒房客的兴衰之路
- 那些让你防不胜防的骗子套路,看透他们的把戏,才能避免被坑!
- e租宝:500亿的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 余额宝是“非法集资”吗?别慌,真相来了!
- 沈阳“3.8大案”纪实:一场震惊全国的金融骗局
- 315晚会曝光名单2015:谁是“黑榜”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