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日:愚人节的余味,和我们正“忙”的那些事儿

嘿,伙计们!咱们今天来个“时光穿越”,把日历翻到2016年4月2日,一个看似普通,却又暗藏玄机的周六。
那天是愚人节刚过去一天,空气中是不是还弥漫着一丝丝“诈骗”的欢乐气息?我猜啊,不少人的朋友圈里,估计还挂着各种真假难辨的“段子”和“告白”。什么“我脱单了”、“我要辞职去环游世界”,亦或是某个同事突然宣布自己是富二代,引得大家一阵起哄。第二天醒来,发现那些都是“玩笑”,心里是不是松了口气,又有点意犹未尽?
不过,除了愚人节的余味,2016年的4月2日,我们还在忙些什么呢?
线上:手机成了“新器官”,我们都在“刷”
还记得那时候吗?智能手机已经彻底普及,它不再仅仅是个通讯工具,更是我们连接世界的“新器官”。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去厕所,而是摸手机。中午吃饭,手机屏幕比餐盘还亮。晚上睡觉,不刷个朋友圈、微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会儿,微信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了,大家都在朋友圈里晒生活、点赞、评论。各种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从新闻资讯到情感鸡汤,再到奇葩测评,总有一款能让你刷到停不下来。微博也依然是热点事件和明星八卦的集散地,各种“热搜体”层出不穷。是不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娱乐:游戏、直播,新浪潮扑面而来
在游戏领域,那年头,手游已经彻底站稳脚跟,《王者荣耀》还没全面称霸,但各类休闲游戏、卡牌游戏、策略游戏已经占据了大家碎片化时间。办公室小憩、公交地铁上,随处可见低头“戳戳点点”的玩家。PC端的大作依然有市场,但移动端的崛起,无疑是那一年最明显的趋势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直播平台可是真正“火”起来了!各种主播唱歌、跳舞、打游戏、聊天,甚至只是吃饭睡觉都能吸引一大批观众。那会儿,“打赏”文化也开始兴盛,不少人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新型的互动娱乐方式,甚至还梦想着自己也能当个“网红”。现在回头看,那是不是直播元年的感觉?
生活:外卖、共享经济的萌芽
虽然还不如现在这样“武装到牙齿”,但2016年,我们已经开始习惯用APP点外卖了。加班狗的深夜慰藉,宅男宅女的福音,外卖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身影,已经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共享单车还没大规模投放,但“共享”的概念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冒头。我们对便捷生活的需求,正在加速推动这些新业态的出现。
所以你看,2016年4月2日,这个看似平凡的周六,我们可能正在被某个愚人节玩笑逗乐,也可能在手机上刷着最新的八卦,或者在游戏中“开黑”,甚至悄悄体验着外卖带来的便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其实都汇聚成了我们迈向“移动互联新时代”的步伐。回望过去,是不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而我们,也在这场数字浪潮中,悄然改变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