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卜算子”:不只是情诗,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宦海沉浮,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词的第一句“缺月挂疏桐”,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清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枝,洒落在院子里。这句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苏轼被贬黄州,远离了繁华的都市,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的心境却始终保持着平静和乐观。
第二句“漏断人初静”,写的是深夜的寂静,漏壶滴水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这句词暗示了苏轼的孤寂和无奈,但也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平静和坚韧。
第三句“时闻叩柴扉”,写的是有人敲门,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这句词充满了期待,也预示着苏轼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久雨得晴空”,写的是久雨初晴,天空格外晴朗。这句词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也象征着苏轼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期待。
整首词语言平淡,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期许。他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才能最终获得幸福和成功。
标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词,人生,哲理,乐观,积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