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后一句是什么?以及这句诗背后的故事

“商女不知亡国恨”后一句是什么?以及这句诗背后的故事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诗,甚至能脱口而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也不知道这句诗背后的故事。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泊秦淮》,全诗如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很多人只知道前半句,却忽略了后半句“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放在一起,才完整地表达了诗人杜牧的讽刺意味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并不是说商女真的不知道亡国之恨,而是诗人用一种略带讽刺的语气,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商女”指的是秦淮河畔的歌女,她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中,享受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对国家安危并不关心。这是一种现象的概括,并非指所有歌女都不关心国家。

而“隔江犹唱后庭花”,更是点睛之笔。“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创作的一首歌曲,歌颂的是他的奢靡生活。陈叔宝沉迷于享乐,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杜牧用“隔江犹唱后庭花”来暗指当时的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他们同样沉迷于享乐,对国家的命运漠不关心,与“商女”何异?

所以,整句诗并非简单的描述,而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尖锐批判。他借“商女”和“后庭花”这两个意象,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和人民的麻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是一种委婉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诗中蕴含的“亡国恨”并非仅仅指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指民族的危亡。诗人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困苦,这句诗也警示着后人,不能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

总而言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远比字面意思要丰富得多。 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照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也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深思。

标签: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后庭花,陈叔宝,亡国恨,诗词赏析,历史故事,社会批判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