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13:那个“土豪金”与“打飞机”齐飞的年代

回到2013:那个“土豪金”与“打飞机”齐飞的年代

现在回想2013,我的脑海里首先会跳出三个关键词:土豪金、打飞机和“小伙伴”。

那年秋天,苹果发布了iPhone 5s,一个名为“香槟金”的配色横空出世,但人民群众显然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带劲,于是,“土豪金”这个响亮又传神的外号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拥有一部“土豪金”,就仿佛掌握了那个时代的流量密码,无论是在地铁上不经意地亮出,还是在朋友圈里晒出开箱照,都能收获一片“壕,友乎?”的赞叹。这背后,其实是大众对于财富和新兴消费文化的一次集体调侃和追捧,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生猛。

如果说“土豪金”是物质层面的社交货币,那“微信打飞机”就是精神层面的全民狂欢。我至今还记得,微信5.0版本更新后,这个简单到有些简陋的小游戏,是如何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我的整个社交圈。上下班的地铁里,午休的办公室,甚至是家庭聚会的餐桌上,所有人都在低着头,拇指在屏幕上疯狂滑动,嘴里念叨着“我这周又排第一了!”。为了在好友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我们不惜把手指都快搓出火星子。那是一种纯粹的、基于社交关系的攀比乐趣,没有氪金,没有复杂的装备,只有一次次刷新纪录的执着。它用最简单的方式宣告: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娱乐和社交的中心。

与这场线上狂欢相伴的,是网络流行语的井喷。那一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成为万能的感叹句,用来形容一切超出认知范围的人和事。这句话源于一篇小学生作文,却意外地戳中了我们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时那种惊讶又无措的心情。而面对“土豪金”的风潮,“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则成了最真诚(或者说最功利)的社交口号。这些流行语就像是2013年的网络方言,现在看来或许有些“尬”,但在当时,它们是我们这代人心照不宣的接头暗号。

除了这些,2013年还有太多值得铭记的瞬间。大银幕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掀起了怀旧和创业的热潮;电视里,《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让一群萌娃成了国民偶像,也引发了我们对亲子关系的新一轮思考;游戏界,《GTA5》发售,洛圣都的开放世界为无数玩家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梦想乡;而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初现端倪,预示着一个由资本驱动的O2O时代即将到来。

2013年,像是一个分水岭。我们一只脚还踩在PC互联网的余晖里,另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移动互联的崭新大门。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那么充满可能性。那是一个用一部“土豪金”手机,就能在虚拟世界里“打飞机”,并和“小伙伴们”一起“惊呆”的,简单而又生机勃勃的年代。

标签:2013,土豪金,微信打飞机,爸爸去哪儿,GTA5,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移动互联网,怀旧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