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还是“雷作”?带你回顾2013年那些“亮瞎眼”的零分作文

“神作”还是“雷作”?带你回顾2013年那些“亮瞎眼”的零分作文

大家好,还记得2013年吗?那一年,我们可能还在埋头苦读,可能正经历着青春的迷茫。而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考场上,也诞生了一批让人啼笑皆非的“零分作文”。

这些作文之所以被评为零分,当然不是因为文笔不好,而是它们大多偏离了主题,或者另辟蹊径,以一种“出人意表”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它们或幽默讽刺,或无厘头搞笑,或充满叛逆,总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我记得当年流传比较广的几篇“零分作文”,比如:

  • “扶不扶”的社会拷问型: 2013年,社会上“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讨论得沸沸扬扬。有些考生就直接以作文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担忧。有的写了自己亲眼目睹的事件,有的写了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这类作文虽然可能偏离了主题,但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当然,如果考生能将社会问题与作文题目巧妙结合,或许就能避免得零分的命运了。
  • “无厘头”搞笑型: 这类作文就比较“放飞自我”了。有些考生可能直接放弃了审题,开始天马行空地胡编乱造。比如,我曾看过一篇,通篇都是网络流行语和“火星文”,完全不知所云。这类作文虽然可能让人觉得好笑,但也反映了考生对考试的抵触情绪。
  • “深刻反思”型: 还有一些考生,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跑题,但却在作文中表达了对教育制度、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他们的文字可能犀利,可能尖锐,甚至可能带着一些批判性。这类作文往往能引发争议,但也能让人看到年轻一代的思考和担当。
  • 当然,我个人认为,评价一篇作文不能仅仅看它是否符合标准答案。零分作文虽然不能得分,但其中一些作品也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见解。它们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总之,零分作文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年的一些社会热点、教育问题,以及年轻人的思考方式。它们或许“雷人”,或许“奇葩”,但它们也足够真实,足够有趣。它们是考试之外的另一种表达,一种声音。

    标签:零分作文,2013,高考作文,社会热点,幽默,反思,教育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