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宽:从金牌讲师到梗王,“马老师”的电竞人生

于思宽:从金牌讲师到梗王,“马老师”的电竞人生

提到于思宽这个名字,可能有些朋友会感到陌生,但说起他的ID“芜湖大司马”,那在中国的《英雄联盟》玩家乃至更广泛的网民群体中,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就是我们亲切称呼的“马老师”。

一、 最初的“金牌讲师”

在成为全网知名的“梗王”之前,马老师确实是一位技术流主播。他曾是职业战队的教练,对游戏有着深刻的理解。直播初期,他以“金牌讲师”的身份,一本正经地为观众讲解游戏技巧。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他独创的“正方形打野”理论。

这个理论听起来玄乎,其实核心思想很简单:把野区划分成几个近乎方形的区域,规划出一条最高效、最安全的刷野路线,保证自己的发育和gank(游走抓人)节奏。除此之外,还有“三角形中单”、“边缘OB法”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战术。在当时,这些教学对于很多新手和低分段玩家来说,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也为他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

二、 从技术主播到“下饭厨神”

然而,随着游戏版本的更迭和年龄的增长,马老师的操作水平似乎出现了一些“小波动”。曾经的王者操作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误。比如,他使用的英雄“酒桶”,一套连招“E-Q-R-W”,被他用魔性的芜湖口音念成了“肉蛋冲击”的谐音“肉蛋葱鸡”;明明想秀翻全场,结果却被小兵单杀。

有趣的是,这些“下饭操作”(指操作太烂,适合一边吃饭一边看,有助消化)非但没有让他人气下滑,反而将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观众们发现,看马老师打游戏,学技术是次要的,主要图一乐。他总能用一本正经的语气,为自己离谱的操作找到清奇的理由,比如“这波啊,这波是故意的,我不死他们怎么敢上头呢?”这种强行解释的节目效果,配合他标志性的“诶?”“就很烦”,充满了喜剧色彩。

三、 一个行走的“梗”文化符号

如今的马老师,早已不仅是一名游戏主播,更像是一个行走的网络文化符号。他的语录和行为被网友们制作成无数的表情包和鬼畜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

  • “你皮任你皮,把你当瓜皮”:展现出一种迷之自信。
  • “愣头青”:用来形容那些冲动上头的对手或队友。
  • “回首,掏!”:一个经典的空技能操作,充满了戏剧性。
  • 为什么我们如此喜爱看马老师?或许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玩游戏时菜得真实却又充满自信的自己。他的直播间没有戾气,没有谩骂,只有纯粹的快乐和放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马老师的直播就像一处避风港,让我们可以暂时放下烦恼,开怀大笑一场。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游戏直播不一定非要顶尖的技术,有趣的灵魂同样能收获万千宠爱。

    标签:于思宽,芜湖大司马,金牌讲师,英雄联盟,正方形打野,下饭操作,游戏主播,梗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