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夏雪“换人”了——聊聊《家有儿女》第三部的是是非非

那年夏天,夏雪“换人”了——聊聊《家有儿女》第三部的是是非非

相信每个《家有儿女》的忠实观众,在看到第三部第一集时,都曾发出过灵魂拷问:“我雪呢?这谁啊?!”没错,第三部最大的“变故”,也是最核心的争议点,就是大姐夏雪的扮演者,从我们熟悉的“国民闺女”杨紫,换成了演员宁丹琳。

一、绕不开的“换角风波”

这绝对是当年中国电视剧史上,足以让小朋友们吵上一个暑假的“大事件”。关于换角的原因,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带资进组”。有传言说,宁丹琳是投资方的女儿,所以“挤走”了杨紫。这个说法极具戏剧性,也最符合大家对娱乐圈的想象,因此传播得特别快。

但另一个更官方,也更站得住脚的说法是,当时杨紫正面临初三升学,学业压力巨大。她的父母希望她能以学业为重,而剧组的拍摄周期又很长,双方在档期和时间上没有协调好,最终导致了这次“和平分手”。杨紫本人和宋丹丹在后来的采访中,也多次提到过类似的原因。

不管真相如何,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那个梳着马尾、有点小傲娇、会跟刘星斗嘴但内心善良的夏雪,已经和杨紫的脸牢牢绑定在了一起。突然换人,就像你家住了很久的邻居姐姐,某天突然变成了另一副模样,那种感觉,一个字:别扭!

二、新“夏雪”,到底怎么样?

平心而论,接替杨紫出演夏雪,对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个“烫手山芋”。宁丹琳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角色塑造上看,宁丹琳版的夏雪和杨紫版确实有很大不同。杨紫的夏雪,更像一个我们身边常见的好学生,有点小脾气,有点小叛逆,但骨子里还是个孩子。而宁丹琳版的夏雪,或许是年龄和外形的原因,显得更加成熟、稳重,甚至有点“御姐”范儿。她和刘星、夏雨的互动,少了几分孩子气的打闹,多了几分姐姐式的说教。

这种变化,让很多老观众难以适应。大家觉得“味儿不对了”,那个重组家庭里吵吵闹闹、鸡飞狗跳又温馨无比的氛围,似乎因为这个“过于成熟”的姐姐而打了折扣。但也有人认为,随着角色年龄的增长,夏雪进入青春期后期,性格变得更沉稳也合情合理。只能说,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夏雪,宁丹琳尽力了,但珠玉在前,想要超越实在太难。

三、除了夏雪,第三部还有啥?

如果我们能暂时放下“换角”的执念,会发现《家有儿女》第三部其实依然有不少闪光点。

首先,主心骨没变。宋丹丹和高亚麟的“父母组合”依然稳定输出,贡献了无数教科书级别的家庭教育(以及反面教材)名场面。

其次,“捣蛋鬼”刘星全面升级!进入青春期的张一山,演技愈发纯熟,把刘星的机灵、贫嘴和那股子“小人儿不大,心眼儿不少”的劲儿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第三、四部很大程度上是靠“刘星”这个角色的魅力撑起来的。夏雨也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我想把这玩意儿染成绿的”的小屁孩,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烦恼。

剧情上,第三部也延续了前作的风格,聚焦于孩子的成长、学习、交友等问题,比如“早恋”的苗头、对未来的迷茫、和同学的攀比等等,依然是那个能让你笑着笑着就若有所思的《家有儿女》。

总而言之,《家有儿女》第三部就像一张家庭相册里,有那么一两张拍得不算完美,甚至有点跑焦的照片。它有瑕疵,有遗憾,尤其是“夏雪换人”这个最大的意难平。但它依然记录了那个家庭的欢笑和成长,记录了刘星和夏雨的蜕变。对于真正的剧迷来说,它不是一部失败的续集,而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点开它,或许还是会吐槽两句,但更多的,可能还是那份熟悉的温暖和感动吧。

标签:家有儿女,夏雪,杨紫,宁丹琳,张一山,宋丹丹,情景喜剧,童年回忆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