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天为《姐姐》而歌的“小强”,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夏天为《姐姐》而歌的“小强”,后来怎么样了?

提起2013年的“快男”,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华晨宇、欧豪、白举纲这些至今仍活跃在乐坛的身影。但如果把记忆的滤镜再调得细致一些,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朴实、抱着吉他的男孩——贾盛强,绝对是那届比赛中最独特的一抹色彩。

一、 “小强”的诞生:一个名字,一种精神

他的外号“小强”,源于他名字“盛强”的谐音,但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的特质——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和草根的韧劲。在那个看脸的时代,贾盛强的外形并不算出众,甚至有些邻家男孩的憨厚。他没有华丽的舞台技巧,也没有经过专业雕琢的唱腔,但他有一样最厉害的武器——原创。

当他抱着吉他,用带着浓厚方言味的普通话唱出第一首原创《平方根》时,所有人都愣住了。“我们俩,就像一个平方根,被开方以后,都变成了正数……”这种把数学概念写进情歌里的清奇脑回路,瞬间就让他从一众选手中脱颖而出。评委陈坤直言:“你不是怪,你是新!”

二、 一首《姐姐》,引爆一个夏天

如果说《平方根》是他的亮相名片,那么《姐姐》就是那枚引爆全场的“催泪弹”。

“姐姐,我长大了,学会了辨别真假。姐姐,我长大了,你不要再为我操心了……”这首写给他亲姐姐的歌,没有复杂的和弦,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质朴的旋律和最真挚的倾诉。歌里唱的是他对姐姐的愧疚、感恩和承诺,听哭的却是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评委席上的陶晶莹更是当场泪崩,几度哽咽。

这首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魔力,是因为它击中了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那块地方——亲情。贾盛强把自己的个人经历,谱写成了能让所有人共情的国民旋律。那个夏天,几乎每个人的歌单里,都为这首《姐姐》留了一个位置。

三、 “音乐鬼才”的B面人生

除了《姐姐》,他的《巴了吧爸爸》《陌上寸草》等原创作品,都展现出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音乐风格。他的歌词,时而像童言无忌的随笔,时而又像饱经沧桑的诗歌,这种“怪”与“才”的结合,让他成为了那届快男中独一无二的“音乐鬼才”。

最终,贾盛强止步于全国九强。比赛结束后,他签约了天娱传媒,发行了个人唱片,也参演了一些影视作品。然而,选秀舞台的聚光灯褪去后,热度不可避免地会消散。相比于华晨宇等人的一路高歌猛进,贾盛强的音乐之路走得相对平淡和低调。

他没有迷失在娱乐圈的浮华中,而是回到了自己最舒适的创作状态。他依旧在写歌、唱歌,只是舞台从万人体育场,更多地转向了Livehouse和音乐节。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步入了婚姻殿堂。翻看他的社交媒体,你会发现,那个唱着《姐姐》的少年,真的长大了,他依然热爱音乐,也努力地拥抱生活。

或许,对于贾盛强而言,那个夏天的爆红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他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短暂,但足够璀璨,用最真诚的音乐,在2013年的夏天,以及无数人的青春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标签:快乐男声2013,贾盛强,小强,姐姐,原创歌手,草根明星,选秀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