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苍走黄”:不只是遛狗放鹰,更是古代“高玩”的狩猎大片!

“飞苍走黄”:不只是遛狗放鹰,更是古代“高玩”的狩猎大片!

初看“飞苍走黄”,你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苍”是什么?“黄”又指啥?它们怎么就“飞”和“走”了呢?别急,咱们像拆解乐高一样,把它一块块看明白。

1. “苍”和“黄”——古代狩猎的“王牌搭档”

首先,这里的“苍”和“黄”可不是指颜色那么简单,它们是古代狩猎场上的两位“明星选手”。

  • “苍”指的是苍鹰(Goshawk)。这可不是普通的小鸟,而是猛禽界的“战斗机”。它体型矫健,飞行神速,目光锐利,是古代贵族进行“鹰猎”的得力助手。让苍鹰飞出去,就是“飞苍”。
  • “黄”则指的是黄犬(Yellow Hound),也就是我们说的猎狗。古代的优良猎犬,嗅觉灵敏,奔跑如风,是地面追踪和围捕猎物的“特种部队”。让猎狗跑出去,就是“走黄”。
  • 所以,“飞苍走黄”的字面意思连起来就非常清晰了:放出苍鹰,放出猎狗。 这描绘的正是一幅声势浩大的打猎场景——天上有猛禽盘旋俯冲,地面有猎犬疾驰追逐,人马嘶鸣,好不热闹!

    2. 故事起源:一位丞相的临终悔恨

    这个成语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源自司马迁的《史记·李斯列传》。

    秦朝的丞相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权倾朝野。但后来在秦二世时期,他被宦官赵高陷害,最终被判处腰斩的极刑。在临刑前,李斯抱着他同样要被处死的儿子,悲痛地说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多想再和你一起,牵着我们家的大黄狗,一块儿到老家上蔡城的东门外去追赶野兔子啊,可现在,这一切怎么可能还实现呢!”

    李斯临终前,想到的不是自己一生的功业与权势,而是和儿子一起“牵黄犬、逐狡兔”的简单快乐。这句充满悔恨与温情的遗言,让“牵黄犬”成了追忆往昔、向往平凡生活的一个经典意象。后来,人们将同样是贵族狩猎活动的“飞苍(鹰)”与“走黄(犬)”结合起来,形成了“飞苍走黄”这个成语,用来泛指纵情打猎的娱乐生活。

    3. 不只是打猎,更是身份的象征

    在古代,飞苍走黄可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户外运动”。它不仅是贵族阶层重要的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身份、地位和武备的象征。

  • 炫耀武力:狩猎被看作是“肄武”(练习武艺)的一种方式,能保持贵族的战斗血性。
  • 社交活动:大型的围猎活动,往往是君主和大臣们重要的社交场合,跟今天的高尔夫球局有点类似。
  • 文学意象:这种快意驰骋的场面,也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写下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威风凛凛的狩猎将军,这画面感,简直绝了!
  • 所以,下次再看到“飞苍走黄”,你脑海里浮现的,就不再是四个干巴巴的汉字,而应该是一幅立体的、充满速度与激情的古代狩猎全景图。它既是一位丞相的临终遗憾,也是一位大文豪的壮志豪情,更是古代贵族圈里最“燃”的极限运动!

    标签:飞苍走黄,成语解释,李斯,苏轼,古代狩猎,鹰猎,文化科普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