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豪辛弃疾的《西江月》

词豪辛弃疾的《西江月》

《西江月》是辛弃疾于公元1181年秋在江西上饶铅山创作的。当时,他因弹劾权臣韩侂胄而被罢官,闲居于铅山。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凄冷的秋日晚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明月高悬,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清风吹过,带动了半夜里蝉鸣。田野里传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而蛙声一片,更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空中只有七八颗星星,显得格外清冷;山前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令人倍感凄凉。词人想起往日居住在茅店旁的社林边,如今却在异乡漂泊,不禁心潮起伏。当他突然看到路转过的溪桥时,故乡的景象仿佛浮现在眼前,令他更加思念。

全词语言精妙,意境优美,既描绘了凄美的秋日晚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故乡的无限思念。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传承。

标签:辛弃疾,西江月,秋日晚景,祖国思念,爱国词人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