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全世界都知道我“有病”

有一种爱,叫全世界都知道我“有病”

这种没法隐藏的爱,就像一种甜蜜的“病症”,有着非常明确的临床表现。你不妨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病入膏肓”了。

症状一:不自觉的“布道”

这是最典型的早期症状。无论你在和谁聊天,聊什么话题,你总能找到一个清奇的角度,把自己热爱的东西无缝衔接进去。

> “今天天气真好啊!”

> “是啊,这种光线下给我家那几个手办拍照肯定特好看,尤其是那个限定版的,你知道它的涂装在不同光线下的质感差异吗?我跟你说……”

> “最近工作好累,压力好大。”

> “那你应该试试我最近在玩的那个游戏!里面有个解压神技,一按下去,屏幕上‘砰’地一下,怪物全清,那感觉,别提多爽了!来,我给你看看我的角色装备……”

对,我们就是行走的“安利”机器,是自己爱好的野生代言人。我们深信,自己所爱之物是全世界最棒的东西,不把它推广给全人类简直是一种罪过。至于对方感不感兴趣?这不重要,听我说完你肯定就感兴趣了!

症状二:无法控制的“朝圣”

这份爱,不仅要说出来,还要付诸行动。我们的钱包,就是最虔诚的祭品。

在别人眼里,我们可能是“非理性消费”的典型代表。一张普通的塑料小卡,能被炒到四位数;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杯子,就因为印了个联名logo,价格翻了十倍;为了某个限定皮肤、某个绝版周边,我们可以吃上一个月的泡面。

我们总有一万个理由说服自己:“这是理财,以后会升值的!”“这叫为信仰充值,是精神食粮!”“钱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每一次下单,都像是一场神圣的仪式,伴随着心痛与狂喜,我们的爱也随之得到了升华。

症状三:“同好雷达”自动开启

行走江湖,我们仿佛自带探测仪。人群中,只需一个眼神、一句“黑话”、一件T恤上的小小图标,就能瞬间识别出“自己人”。

前一秒还和客户礼貌地假笑,下一秒看到对方手腕上戴着自己熟悉的游戏手环,立刻就“兄弟,你也……”;在地铁上听到有人轻声讨论自己追的番剧,会忍不住竖起耳朵,内心疯狂点头,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加入群聊。

找到同好的那一刻,就像在茫茫宇宙中接收到了来自母星的信号。那种“原来你也懂”的狂喜,足以让我们瞬间放下所有防备,掏心掏肺,引为知己。这种由共同热爱建立起来的连接,牢固又纯粹。

症状四:时空扭曲力场

“我就玩/看/搞一小会儿”,这是我们对自己、也对家人朋友撒过的最大的谎。

一旦进入热爱的领域,我们周围的时间流速似乎都变了。说好只玩一局游戏,回过神来天已经亮了;打算只拼一小块模型,结果一抬头,发现错过了午饭和晚饭;只是想去展会上随便逛逛,出来时发现手机里多了几百张照片,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在这种“心流”状态里,我们是专注的、快乐的、无视一切的。当然,代价可能是一份迟到的工作报告,一顿被遗忘的晚餐,或是一个来自伴侣的“死亡凝视”。但没办法,爱就是这么让人奋不顾身。

说到底,这种没法隐藏的爱,或许在外人看来有些“疯魔”,但它恰恰是我们对抗平庸生活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永不陷落的堡垒。它让我们变得有趣、有激情、有辨识度。所以,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请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包容,因为他们只是在毫无保留地热爱着自己的生活。而如果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恭喜你,别藏了,尽情地“发光发热”吧!

标签:兴趣爱好,热爱,上头,同好,消费主义,精神寄托,生活方式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