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相传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守白帝城。当时,刘备军势衰弱,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军心,刘备派人到东吴迎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回到蜀汉后,刘备亲切地接待了他,并问他:"瞻儿,你在东吴待得如何?"诸葛瞻回答说:"托主公洪福,孩儿在东吴过得很好。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人民淳朴,让我乐不思蜀。"

听到诸葛瞻的话,刘备心中十分感慨,感叹道:"我寄居东吴一年有余,虽承孙权礼遇,却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如回蜀中自在。如今连小儿都乐不思蜀,我身为蜀汉之主,更应该思念自己的国家。"

于是,刘备下定决心,率军返回蜀中,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标签:成语典故,乐不思蜀,刘备,诸葛瞻,三国志,蜀汉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