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是谁?揭秘诗圣杜甫的“田园Vlog”

首先,揭晓答案,这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圣”——杜甫!
是不是有点意外?一提到杜甫,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老者,或者那个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愁苦形象。他的诗,大多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悲悯。可谁能想到,他也曾写下如此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田园Vlog”呢?
这就要说到这首《绝句》的创作背景了。
1. 告别颠沛流离,他在成都“躺平”了
这首诗可不是杜甫大大苦哈哈地在长安城里写的,而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得的安逸时光的产物。当时,为了躲避“安史之乱”的战火,杜甫一路南下,几经辗转,终于在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草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杜甫草堂”。
告别了战乱和饥饿,杜甫终于过上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大叔,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院子,可以种种花,养养草,逗逗鸟。那天天气特别好,春光明媚,他推开窗户,哇!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2. 快乐是暂时的,思乡是永恒的
如果这首诗只到这里,那它顶多算一首不错的风景诗。但杜甫之所以是“诗圣”,就是因为他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请看后两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他透过窗户,能看到远处西岭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雪”这三个字,一下子就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了,与黄鹂、白鹭这些稍纵即逝的生命形成鲜明对比,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空交错感油然而生。
* “门泊东吴万里船”:他家门口的江边,停泊着要远航到东吴(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的船只。这“万里船”不仅写出了水路交通的便利,更勾起了他这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他的老家在河南巩义,东吴方向正是他回家的路啊!
3. 一首诗,两种心情
看明白了吗?这首《绝句》其实藏着杜甫复杂的内心世界。前两句写的是眼前的欢快愉悦,是他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欣喜。后两句写的却是内心的思念与感慨,是对故乡的遥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就像我们今天发朋友圈,配了一张阳光沙滩的美图,文字却是:“风景真好,可惜工作还没做完,好想回家……”
所以,这首看似简单的诗,其实是杜甫用28个字,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景图和自己起伏不定的心绪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既为眼前的安宁而感到慰藉,又因飘泊异乡、国事未平而心事重重。这,就是诗圣的境界!
> 同类文章:
- 江南 汉乐府
- 平仄分别是第几声
- 杜甫的诗风:豪放狂放,充满抒发社会百态的力量
- 唐代法曲的典范:杜甫的《登高》
- 会当凌绝顶什么意思
- 从唐诗歌词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 舟过安仁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 千古传唱的嫦娥古诗,诉说亘古不变的相思
- 最美千古绝句:李白、杜甫美句尽收眼底
- 春望原文及翻译
- 冬天的诗
- 绝句 志南
- “几处早莺争暖树”下一句是什么?
- “侵陵雪色还萱草”:春日里的诗意与希望
- 花开红树乱莺啼,下一句是什么?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诗意与美好
- 风吹柳花满店香:古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 双燕归来细雨中:探寻诗歌中的浪漫与意境
- 立夏时节,吟诵古诗中的清风明月
- 吹面不寒杨柳风:解读全诗与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