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杯弓蛇影”为什么是杯弓蛇影

成语“杯弓蛇影”为什么是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的典故出自《晋书·乐广传》。东晋初年,有一个叫乐广的人,他曾跟桓温一起在荆州担任桓温的参军。

有一次,乐广在夏天伏在案子上小憩。突然,他看见一只弓悬挂在自己的面前,弓弦上搭着一支箭。乐广大惊失色,以为射向自己的,条件反射把手里的空杯子扔了出去。

结果,空杯子击中墙上挂着的弓,弓发出了声响。乐广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副挂在墙上的弓,而他刚才以为的箭,其实是一条悬在弓上的蛇皮。

事后,乐广因受惊过度而患上了心悸的毛病,每当听到弓弦声就心惊胆战。桓温知道后,笑着对乐广说:“你这是‘杯弓蛇影’啊!”

从此,“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人因惊吓而产生的错觉。

标签:成语,典故,杯弓蛇影,惊吓,心理作用,错觉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