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水行舟”:一个让你哭笑不得的成语故事

“罔水行舟”,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凑在一起的。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是“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公之劲,无弃堥茨;虽有舟楫之利,不如车辕之劲也。罔水行舟,不如陆行”。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更懵了? 别担心,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大致意思就是说,即使你有丝绸和麻,也不要丢弃菅草和蒯草;即使你有周公、召公那样的贤能,也不要抛弃用茅草盖屋顶;即使你有船和桨的便利,也不如车辕的坚固。 不适合在水上行船的地方,还不如在陆地上走!
所以,“罔”在这里不是“网络”的意思,而是“无”、“没有”的意思。“罔水行舟”就是指在没有水的地方行船,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缘木求鱼”,或者更直接点说,就是“干划船”!
你想想,一艘船在陆地上,没有水的浮力,那得累死多少人才能拉动啊!这简直就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典型代表。
所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做事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根本不可能成功。就像你想让一只猫学会游泳,或者教一头猪算数学,那都是“罔水行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下次如果你看到有人吭哧吭哧地在做一件明显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就可以笑眯眯地对他说:“哎呦喂,这位兄台/大姐,你这是罔水行舟啊!换个思路,没准就能事半功倍啦!”
记住,聪明的人,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水域”和合适的“船”,这样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标签:罔水行舟,成语,缘木求鱼,方法,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