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熬夜的雅称

词语释义:
“焚膏继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燃烧灯油蜡烛的方式延续白天的时间,形容通宵达旦地工作或学习。
典故出处:
此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陶侃传》:“昼夜勤励,常恐年华虚度,日月如流。每至夜分,犹秉烛夜读。昼复料理军务,虽在军旅,不废书卷。”
在东晋时期,陶侃将军以勤勉好学闻名。他白天处理军务,到了夜晚,仍然点着蜡烛读书,废寝忘食地学习。这就是成语“焚膏继晷”的由来。
引申含义:
除了形容熬夜工作学习外,“焚膏继晷”还被用来比喻废寝忘食地追求事业或理想。它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勉不辍,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
幽默小故事:
小明是一个爱熬夜的学生。某天晚上,他在房间里挑灯夜读,突然停电了。小明摸黑在抽屉里翻蜡烛,结果摸到了妈妈的护肤霜。
“妈妈,我的蜡烛找到了!”小明兴奋地喊道。
妈妈一脸疑惑:“你用护肤霜当蜡烛?”
小明一本正经地说:“对啊!不然怎么叫‘焚膏继晷’呢?”
标签:熬夜,勤奋,好学,陶侃,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