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继承者们”:当皇帝也像开盲盒?

道光帝的“继承者们”:当皇帝也像开盲盒?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皇帝的儿子们,除了争宠,还得争皇位。这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自己是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可他面对的内忧外患却不少。而他最大的“难题”之一,莫过于从自己那一大群儿子里,挑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

道光帝一生共有九位皇子。听起来数字还挺吉利,可皇家孩子嘛,夭折率也是挺高的。像他前面几个儿子,奕纬、奕纲、奕继、奕综,都因为各种原因早早离世,没能长大成人。这不禁让人感叹,即便生在帝王家,生命也依然脆弱。所以,真正有实力竞争皇位的,也就剩下了几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两位佼佼者:四皇子奕詝(zhǔ)和六皇子奕訢(xīn)。

这两位皇子,那可是各有千秋,简直是“学霸型”和“全能型”的代表。

首先说说四皇子奕詝,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咸丰皇帝。他出生时,道光帝已经40多岁了,算是老来得子,所以对这个孩子特别疼爱。奕詝呢,性格比较仁厚,为人孝顺,而且在学识上表现得很突出,据说饱读诗书,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

而另一位六皇子奕訢,那可就厉害了,简直是集智慧与才能于一身的“天才少年”。他不仅天资聪颖,办事干练,更是在骑射方面表现非凡,文武双全,堪称道光帝皇子中的“明星选手”。当时,朝中不少大臣都认为,从能力上讲,奕訢明显更胜一筹,是皇帝的不二人选。

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仁厚孝顺的“暖男”,一边是能力超群的“霸道总裁”,道光帝该怎么选呢?这里面就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演技大比拼”。

有一次,道光帝带着儿子们去南苑打猎。奕訢呢,那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想用自己的箭法和骑术赢得父皇的青睐。结果,他真的不负众望,猎获了好多猎物,风头一时无两。而奕詝呢?他却听从了老师杜受田的建议,在打猎时并没有卖力表现,反而装作身体不适,一无所获。当道光帝问起时,奕詝不慌不忙地回答:“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以和为贵,不愿杀生,只求能保养万物罢了。”言下之意,是说自己宅心仁厚,不忍杀戮。

这番话一出,道光帝听了那是心花怒放啊!他觉得奕詝宅心仁厚,有帝王之气,更懂得“孝道”和“仁爱”,这比单纯的骑射之能更重要。于是,最终道光帝选择了奕詝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

这个选择,也算是给奕訢未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虽然没能当上皇帝,但奕訢后来被封为恭亲王,在咸丰、同治两朝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主导了洋务运动,开办了总理衙门,是晚清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改革派人物。可以说,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大清王朝贡献着自己的才华。

至于道光帝的其他儿子,比如七皇子奕譞(xuán),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皇位之争,但他可是光绪皇帝的生父,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爷爷,在清末同样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你看,这皇家子嗣的命运,真是环环相扣,哪一个都不简单!

所以啊,道光帝的儿子们,不仅仅是一串名字,他们各自的命运轨迹,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乃至整个大清王朝的兴衰荣辱。帝王家的“继承者游戏”,从来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精彩得多!

标签:道光帝,咸丰帝,恭亲王奕訢,皇子,清朝历史,继承人,皇帝选拔,爱新觉罗,杜受田,奕譞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