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的屁股! 聊聊古代的“打板子”

哎哟,我的屁股! 聊聊古代的“打板子”

话说这古代啊,可不是现代社会,动不动就讲究“以人为本”。那会儿,犯了错,轻则口头教育,重则……嘿嘿,就得尝尝板子的滋味了!这打板子,学名叫“笞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地位仅次于死刑、流刑、徒刑和杖刑。

板子的种类和材质,可不是随便来的!

您可别以为就是一块破木板,人家讲究着呢!板子一般用竹子或者木头制成,根据刑罚的轻重,长短、宽窄和厚薄都有区别。官府里可是有专门的工匠制作板子,保证“质量”过关。打人的时候,可不是随便挥舞,得讲究姿势和力道,要不然打不死人,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打板子的流程,也是很有讲究的!

1. “脱”:挨板子之前,犯人得先脱裤子。当然,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人,待遇也不一样。例如,一些官员可以穿着衣服,只要露出屁股就行。

2. “绑”:犯人得被牢牢地绑在长凳上或者木桩上,动弹不得。

3. “打”:行刑的时候,刽子手会举起板子,对准犯人的屁股,狠狠地打下去!打完之后,还得数板子的数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4. “上药”:打完板子后,可不是万事大吉。还得给伤口上药,防止感染。

打板子,可不是随便打的!

古代对打板子也有很多规矩,比如:

  • 受刑对象: 犯了错的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员,都有可能挨板子。但也有一些特权阶层,比如皇亲国戚,可以减刑。
  • 刑罚轻重: 打板子的轻重,取决于犯了什么罪。轻则几十下,重则上百下。当然,打死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处罚地点: 打板子的地点,一般是衙门的大堂。当然,也有在刑场或者其他公开场合执行的情况。
  • 打板子的影响,可不仅仅是“疼”!

    挨了板子,轻则皮开肉绽,重则伤筋动骨,甚至丢掉性命。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压力。被打了板子,名誉受损,甚至会影响到家庭和未来的发展。

    历史上著名的“板子”事件,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杀害了亲兄弟,也少不了“板子”的功劳。明朝时期,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更是动不动就打板子。总之,打板子是古代社会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

    说来说去,打板子这事儿,咱还是看看热闹就得了! 现代社会,我们有更文明、更人性的惩罚方式。所以,各位一定要遵纪守法,千万别让自己的屁股遭罪啊!

    标签:古代打板子,笞刑,刑罚,古代社会,历史,酷刑,屁股,行刑,文化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