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涡振之谜揭开

虎门大桥涡振之谜揭开

2009年,连接广州南沙区与中山市东区的虎门大桥正式通车,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然而,在2018年5月5日,大桥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涡振现象,造成桥面剧烈晃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涡振是一种流体动力学现象,当流体(如风)流过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交替性的涡流,导致物体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剧烈的振动。虎门大桥的主桥设计采用了超长钢箱梁,在特定风速下,风会从桥梁侧面的缝隙穿透,形成湍流和涡流,最终导致涡振的发生。

为了解决涡振问题,专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方案。最终,他们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导流板”的装置,安装在大桥主塔两侧。导流板可以有效地改变风流的方向和速度,从而减少涡流的产生,抑制涡振的发生。

除了安装导流板,工程师们还对大桥的部分结构进行了加固,并增设了阻尼器和传感器,以进一步增强大桥的抗风能力。经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虎门大桥的涡振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座巨型建筑重新恢复了稳定和安全。

标签:虎门大桥,涡振,流体动力学,导流板,加固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