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那些年,我们一起“纠结”的作文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那些年,我们一起“纠结”的作文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给出的材料大意是:一位母亲在给远方求学的儿子寄包裹时,因为包裹超重而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决定留下自己最心爱的紫砂壶,寄给儿子一些更实用的东西。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事件,却蕴含着深刻的母爱和人生哲理。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题的“纠结”之处在于,它没有明确的写作方向,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你可以从母爱的伟大、舍与得的抉择、实用与精神的冲突等多个角度入手。 你也可以选择从儿子的角度出发,探讨收到包裹后的感受,以及对母亲的理解。 甚至,你还可以天马行空,从紫砂壶本身入手,展开一场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思考。

正是这种开放性,让这道作文题成为历年来高考作文题中的经典之作。它考验的不只是考生的写作技巧,更考验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对人生的理解。 有人写出了感人肺腑的母子情深,有人探讨了人生价值的取舍,也有人从社会现实出发,引发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当然,也有一些考生因为题目过于开放而感到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作文跑题或者内容空洞。这或许就是这道题“纠结”的另一面:它既给了考生无限可能,也对他们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首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对考生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亲情、人生、价值观,也让我们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学会“纠结”,或许才是人生的必修课。

标签: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母爱,舍与得,紫砂壶,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纠结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