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班车后,胶囊旅馆里的“温度”传递

末班车后,胶囊旅馆里的“温度”传递

深夜,公司灯火通明,我还在奋战在项目中。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指向了凌晨一点,眼看末班车已经消失在夜色中,而我距离家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正当一筹莫展时,同事小王提议去附近的胶囊旅馆住一晚。

说实话,我对胶囊旅馆一直抱有好奇和几分抗拒。好奇的是,狭小的空间里如何能让人安睡?抗拒的是,我总觉得这种地方不够安全,而且缺乏隐私。然而,无奈之下,我还是跟着小王来到了旅馆。

旅馆的接待员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她热情地为我们办理了入住手续,还贴心地提醒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房间里只有简单的床铺、床头灯和一个小小的储物柜,空间确实很小,但干净整洁,让人意外的是,墙壁上还贴着一些励志语录和风景照片,增添了几分温馨感。

我刚躺下准备休息,手机就响了,是上司打来的。他问我们项目进展如何,并叮嘱我们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上司的关心让我在这个异样的环境里感到了一丝慰藉。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睡得并不安稳,但始终感觉到了一种“温度”。这种“温度”来自于上司的关心,也来自于同事的陪伴,更来自于这个社会对每个奋斗者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地退房,赶往公司继续工作。虽然一夜无眠,但我却精神抖擞,充满着干劲。经历了这场“意外”的胶囊旅馆之夜,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目标,也更加珍惜来自上司、同事和社会的温暖。

标签:胶囊旅馆,加班,上司,温度,陪伴,职业目标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