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背后的君子美德

六尺巷背后的君子美德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朝中重臣刘墉和大学士纪晓岚分别居住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由于胡同过于狭窄,两家的大门几乎是面对面的。这可让两家人犯了愁,一来出入不便,二来容易引发摩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墉和纪晓岚经过商议,决定由两家各退后三尺,在中间留下六尺宽的巷子。这条巷子后来被称为“六尺巷”。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纪晓岚的夫人很不满。她认为自家的住宅门前原本宽敞,现在却要后退三尺,实在吃亏。纪晓岚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发火,而是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后院的墙上:“让三分地步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

刘墉看到对联后,深受感动。他当即派人去纪府,表示自己愿意再退一步,将六尺巷拓宽至八尺。纪晓岚夫人这才心服口服。

“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它不仅体现了刘墉和纪晓岚的君子风度,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忍让为上”的处世之道。

标签:六尺巷,刘墉,纪晓岚,君子之风,忍让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