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白日寒

幽州
幽州,古代地名,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幽州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
白日寒
白日寒,顾名思义,指白天也寒冷。幽州白日寒,不仅是因为天气的寒冷,更重要的是由于幽州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幽州地处边塞,常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战争和冲突使得当地民不聊生,生活困苦,人们常常连温饱都难以保障。因此,即使白天太阳高照,人们内心却依然寒冷。
典故出处
“幽州白日寒”一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中秋节那天,苏轼在黄州登高赏月,写下了这首词。词中第五、六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间有味是清欢”。
含义引申
幽州白日寒,不仅是当时幽州地区民不聊生的写照,更反映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孤寂和寒心。他虽身处秋日白昼,却依然心如寒冬,倍感孤独和凄凉。
时过境迁,“幽州白日寒”这一典故依然被用来形容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和内心的凄凉。
标签:幽州、白日寒、苏轼、水调歌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