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两次码就能避免成为密接?多地辟谣:别再被“智商税”割韭菜了!

扫两次码就能避免成为密接?多地辟谣:别再被“智商税”割韭菜了!

朋友们,最近我的朋友圈、各种社交平台都被“扫两次码避免成为密接”的传闻刷屏了!有人说,第一次扫码记录了你的位置信息,第二次扫码可以覆盖第一次,从而“瞒天过海”,逃脱密接的命运。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分享所谓的“经验”,说自己就是这么做的,结果安然无恙。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仿佛掌握了某种“秘籍”,可以躲避疫情风险。但我要大声告诉你: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纯属谣言!

首先,我们得明白,健康码和行程码的机制是什么。它们是用来记录你的行动轨迹,方便防疫部门进行流调和风险评估。你扫多少次码,你的行动轨迹都会被完整记录。系统可不是记你扫码的次数,而是你实际去过的地方和时间!

“扫两次码”的说法,就好比你写了两份完全相同的作业,老师难道会因为你多写了一份就给你更高的分数吗?当然不会!系统只会根据你实际的行动轨迹来判断你是否为密接,而不是你扫码的次数。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巧”不仅没用,还会浪费防疫资源,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想想看,如果大家都去反复扫码,系统服务器能承受得住吗?工作人员又该如何去核实这些重复信息呢?

与其相信这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这些才是真正有效的防疫措施。

所以,朋友们,别再被这些“智商税”割韭菜了!科学防疫,理性看待疫情,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好方式。相信科学,相信官方信息,远离谣言,共同抗疫!

标签:扫两次码,密接,辟谣,健康码,行程码,防疫,谣言,疫情防控,科学防疫,个人防护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