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爽爽的贵阳”,聊点“凉凉”的大事儿——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个啥?

在“爽爽的贵阳”,聊点“凉凉”的大事儿——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个啥?

首先,这到底是个什么“会”?规格有多高?

简单粗暴地理解,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环保界的“武林大会”或者“华山论剑”。它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敲黑板,重点是“唯一”和“国家级”,这俩词一出,分量感瞬间拉满。

每年夏天,全球各地的政要、商界巨子、顶尖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以及环保先锋们,都会齐聚贵阳。他们来这儿干嘛?当然不是为了组团避暑吃丝娃娃(虽然贵阳确实很爽,丝娃娃也确实好吃)。他们是来共商“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大计的,讨论怎么让我们这个星球变得更绿、更健康。

其次,为啥偏偏是贵阳?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佬们在窗明几净的空调房里聊环保,总不如在天然大空调里聊来得有说服力吧?开个玩笑。

贵阳,乃至整个贵州省,一直都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模范生”。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超过62%,被誉为“公园省”。更重要的是,贵州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直在探索怎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走出一条新路子。所以,把这个环保界的“主场”放在贵阳,既有面子(环境好),又有里子(实践经验足),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那……他们具体都聊些啥?跟我们有关系吗?

关系可大了!论坛的议题看起来高深,但其实都是在为我们的未来“排雷”和“种树”。我给你翻译翻译:

1. “碳达峰、碳中和”怎么搞?

这俩词你肯定听过。简单说,就是咱们国家承诺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论坛上,专家们会“吵”得不可开交,讨论怎么用风能、太阳能替代煤炭发电,怎么让工厂的烟囱不再“吞云吐雾”,怎么让我们的出行更低碳。他们讨论的结果,可能就决定了你下一辆车是买电车还是油车,电费是涨是跌。

2. 生物多样性怎么保护?

这不只是保护国宝大熊猫那么简单。从你家阳台上的蜜蜂,到菜市场里的各种鱼类,再到远方深山里的奇花异草,都属于生物多样性。怎么让我们的地球家园不那么“单调”,怎么防止物种灭绝,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些可爱的生灵,是大家关心的核心问题。

3. “绿色金融”怎么玩?

钱是个好东西,得让它流向对的地方。所谓“绿色金融”,就是引导银行、投资机构把钱投给那些环保、节能、搞新能源的企业,而不是高污染、高耗能的“老大难”。钱流向了绿色产业,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

4. 我们普通人能做点啥?

论坛也会讨论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比如,你现在习以为常的垃圾分类、扫码骑共享单车、点外卖不要一次性餐具等等,这些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背后都有这类高端论坛的推动。大佬们在会场里达成共识,最终会通过政策和宣传,慢慢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就像一个“绿色引擎”和“智慧大脑”。它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更重要的是,它把全球最聪明的脑袋聚在一起,为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出谋划策。论坛上大佬们的一个握手,可能就意味着未来我们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或者家门口的公园会多一片小树林。所以,下次再听到这个论坛,可别觉得它遥远啦!

标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