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号上网:那些年,我们一起“嘟嘟嘟”的青春回忆!

拨号上网:那些年,我们一起“嘟嘟嘟”的青春回忆!

话说啊,在宽带还没普及的年代,想要上网冲浪,可没那么容易。那时候,我们得先用一根电话线,连接电脑上的“猫”(调制解调器,Modem的爱称),然后通过电脑拨打一个特殊的号码(通常是ISP,也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嘟嘟嘟”一阵之后,电脑和ISP那边就“握手”成功,建立起了一条临时的连接通道。

简单来说,拨号上网就像是打电话一样,只不过我们打给的不是人,而是网络服务商。Modem就像一个翻译官,把电脑发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电话线能听懂的模拟信号,再传给ISP,ISP再把信息传回电脑,这样我们才能浏览网页、聊天、收发邮件。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嘟嘟嘟”的声音呢?那是因为Modem在用声音跟你“交流”呢!它在尝试与ISP建立连接,各种信号相互确认,就发出了那串独一无二的“嘟嘟嘟”。

想想当年,为了能上QQ跟朋友们聊天,我可是掐着时间,尽量避开电话高峰期,毕竟那时候上网可是要按分钟算钱的!要是家里人正好要打电话,那可就得被迫下线了,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虽然现在宽带已经普及,拨号上网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却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是互联网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下次再听到类似的噪音,可别觉得奇怪,那可能是你的回忆在跟你打招呼呢!

标签:拨号上网,Modem,调制解调器,互联网,网络,历史,回忆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