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与乐视:一个生态帝国的崛起与“窒息”之旅

贾跃亭与乐视:一个生态帝国的崛起与“窒息”之旅

说起贾跃亭和他的乐视,那可真是互联网圈里的一段传奇,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1. 乐视初现:视频网站的拓荒者

故事得从本世纪初说起。彼时,视频网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版权意识也远不如现在。贾跃亭,一个来自山西的年轻人,凭借着超前的眼光,在2004年创立了乐视网。你可能不知道,乐视网可是国内最早拥有正版影视剧版权库的视频网站之一,甚至比优酷、土豆都要早上好几年登陆A股创业板。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视频行业的“隐形冠军”,闷声发大财。贾跃亭早期的策略就是稳扎稳打,通过版权内容构筑自己的护城河,这为他日后的“大梦想”奠定了基础。

2. 生态化反:贾跃亭的“白日梦”与疯狂扩张

真正让贾跃亭和乐视名声大噪的,是2010年之后提出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战略。他把这套理论称之为“生态化反”,意思是不同业务之间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互相滋养,共同壮大。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宏大、特别有未来感?

这套理论的实践,就是乐视开始疯狂扩张。从乐视网(视频内容)出发,一路杀进了智能电视(乐视超级电视),接着是智能手机(乐视超级手机),再到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云、乐视金融,甚至还豪掷千金进军汽车产业,搞出了一个“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当时,乐视发布会那叫一个热闹,贾跃亭穿着标志性的黑T恤,在台上激情四射地描绘着他构建的生态帝国蓝图。大家都被他的“PPT造车”和“为梦想窒息”的口号给震撼了,觉得这哥们儿是真的有格局、有情怀。乐视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成为创业板的“股王”。

3. 大厦将倾:资金链的警报

然而,梦想虽然美好,但烧钱的速度也着实惊人。就像一个胃口巨大的巨人,乐视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力,每一块业务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很快,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钱不够了!

2016年底,乐视的资金链危机全面爆发。供应商堵门要债,媒体开始铺天盖地地报道乐视欠款问题。乐视手机业务因为拖欠供应链款项,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产停滞。乐视体育的高价版权采购、乐视影业的票房失利,以及FF汽车这个无底洞般的投入,都让乐视的资金压力达到了极限。曾经“化反”的生态,开始变成了互相拖累的“化反”。

4. “下周回国”:贾跃亭的远遁与坚守

2017年,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职务,远走美国,声称要全身心投入FF的造车事业,并且立下“下周回国”的flag。结果,这个“下周”一等就是好几年,成为了互联网上一个著名的梗。

在国内,乐视大厦倾塌,孙宏斌的融创曾试图出手相救,结果也深陷其中。乐视网股票被ST,最终退市,曾经的“股王”一文不值。贾跃亭本人也因为债务问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即便如此,贾跃亭在美国依旧没有放弃他的造车梦。FF的量产之路异常艰难,经历了多次跳票、融资困难、高管变动,甚至连贾跃亭本人都申请了个人破产重组。直到2023年7月,FF才终于实现了首批量产车交付,迈出了“从PPT到现实”的关键一步。虽然目前FF的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及预期,但贾跃亭的这份“坚韧”或者说“执拗”,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5. 乐视的遗产:争议与启示

回顾乐视和贾跃亭的故事,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PPT骗子”,把投资者坑得血本无归;也有人认为他是超前的梦想家,只是步子迈得太快,生不逢时。

不可否认的是,乐视在智能电视、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布局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和前瞻性。它推动了智能电视的普及,也曾引领过互联网体育、互联网影视的风潮。但同时,过度多元化、盲目扩张、缺乏核心盈利能力的风险,也通过乐视的案例,给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如今,乐视网虽然退市,但其视频业务仍在运营,乐视电视也还在销售。而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依然在为他的造车梦而努力。这个故事,究竟是“梦想窒息”,还是“涅槃重生”,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标签:乐视,贾跃亭,乐视网,生态化反,法拉第未来,乐视电视,资金链,下周回国,互联网泡沫,创业失败

> 同类文章:

>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

粤ICP备2023131599号